桃州护城河的故事

2023/10/20 来源:不详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辖6镇3乡,个行政村(社区),人口51.5万。广德历史悠久,古属吴越桐汭地,锁三吴,襟两浙,为东南腹地。秦为鄣郡地,汉隶丹阳郡故鄣县。孙吴时建县,宋太平兴国四年独立为军,元为广德路,明初建广德直隶州,辖建平县,直至清末。广德城在宋以前并没有城,宋淳熙六年(公元年)郡守赵希仁开始修建,不过他在任期间也只建成六个门,设子城于内(衙门洞子),城门上面还修有城楼。随后的近百年的宋朝竟然再也无人修建,元朝统一中国的几十年更是无人问津,元朝末年的战争还导致了城门楼坍塌。直到元丙申年(公元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广德,命令元帅赵继祖、邵荣领军始建。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广德古城墙从元末开始修筑的。城池还是沿用南宋时候的六门,东门叫“迎春”、西门为“崇德”、南门称“明威”、北门曰“阅武”,东南角创小门“石溪”(后改名“秀水”,即俗称的“小东门”),东北隅建小门“常州”(后称“水关”即现在的“水灌洞”)。城墙周围八里,高一丈五尺(约5米),宽八尺(约2.6米)。城外挖壕沟(后引水成为护城河)宽一丈六尺(约5.3米)、深度八尺(约2.6米)。随后的岁月,城墙断断续续被维修加固和完善,到了清朝康熙二年(公元年),州守杨苞集资,将城墙完整修筑一遍。“蒸土坚筑,承以木桩”,到康熙三年年底完工,把六个城门一一更名,东门“熙春”、南门“丽正”、西门“安贞”、北门“拱辰”,小东门为“钟秀”,引秀水入城。城门楼也改扩建成“四隅飞阁,皆缭以垣”(就是四角飞檐,矮墙围绕)。此时城墙规模周围九里十三步,长度一千二十八丈(约米)。咸丰五年(公元年),护城河重新疏通,宽一丈四(约4.6米),深一丈二(约4米)。东西北门都有桥,唯有南门没有桥,相传是为了贯通地脉,保护风水,所以壕沟在南门被隔断。我们的寻访路线就从南门开始。

一、南门岗与清官

我们前面讲过,广德城门外有壕沟,就是通常说的护城河,有河必须有桥,可是,南门却没桥。一般来说,城墙是完整的一个圆形合围,才完整,相应的护城河或者说壕沟,也才完整,起到阻隔敌人的作用。自己过河必须有桥,为何南门没有桥,护城河在这里也没有贯通,而是依路分布在两边呢?

原来风水学里面讲到“一脉相承”,一座城池如果四面环水,就成了孤岛,没了根基。广德高山都在南方,县城属龙脉之尾,又有凤形,为龙凤之地,所以南门要护住龙脉,护城河在此分为两段。

桃州城被称为“凤凰城”,传说头朝南,尾在北,随时准备振翅高飞。南门外路两边个有一个圆形水塘,正是凤凰的双眼。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驻扎在横山时,军师刘伯温夜观天象,发现隐身凤凰,大惊失色,为了避免桃州出天子,影响主子朱元璋,刘伯温以方便群众出行为由,命令士兵在北门修筑“凤凰桥”,压住凤凰尾巴。为了一劳永逸,又在南门外开凿一口水井,啄瞎凤凰一只眼睛,据传挖井的时候,井里金光闪烁,泉水喷涌而出。军师美其名曰“金井”,解决南门群众饮水。就这样将凤凰困在了桃州城。两个翅膀一个化作万桂山,一个化作笔架山,下了一个金蛋化作凤凰墩,就是现在的烈士陵园。南门这座金井后来被称为“凤凰井”,传说笄山一位僧人挑水不慎将刻有标记的扁担失落井中,第二日有人在凤凰井的水中发现了那根扁担。论证了州志与笄山的一脉相通,金井其实是一处泉眼,民间称为“龙眼泉”。

关于南门清水塘和潢水塘还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当广德来了清官,潢水塘就会变得清澈,州志记载,宋代范仲淹做参军时,变清过,到清朝一共变清过六次。

当然,潢水变清或许只是一个自然现象,传说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愿望。一个清官并不能让老百姓脱离苦海,唯有政治清明才是让潢水变清的真正源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