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谦他发现了辽宁虎山九门口两段长

2022/12/2 来源:不详

提起考古学家冯永谦,大家不一定熟悉,提起我们省的绥中九门口长城、丹东虎山长城,就无人不知了。在三十年前,这两处长城早已毁坏,仅存遗址,荒凉破败,无人问津,后来就是通过冯永谦之手,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进行考古发掘,从荆棘遍地的乱石层中找到残迹,经过缜密考证,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

丙午年春天,我给老省长林声的“新辽三彩”写电视专题片,林老的意思让我写完给冯永谦看,冯老说行,那就行。

为什么老省长林声如此信任冯永谦先生呢?

原来,冯永谦先生是辽金陶瓷的顶级专家,我们国家最权威的《中国陶瓷全集》中的《辽西夏金卷》就是冯永谦先生编著的。冯永谦是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考古学、历史地理、古代陶瓷、历代长城。所以,林声叮嘱我找冯永谦先生审稿。

就这样在年春天,我第一次拜访了冯永谦先生,进门我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他家的书,满箱满柜,十多个书柜,上顶天棚,全都装满,地板上一列列堆起,从门口到里边,足有一人高,他的一张简陋铁管单人床,床上床下,也都是书。在书海的一角,有一张书桌,上面有电脑,这是冯永谦先生写作的地方。

冯永谦先生今年84岁,身体硬朗。几十年来,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每天都是早晨4点钟起床,中午也不休息,晚上11点钟睡觉。有了这些时间,他都用来写稿子,现在使用电脑,即使去考古,冯老也是白天出现场,晚上写作。我最近这次去的时候,他正在写《辽代铁器》,拟写几十万字,现在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做最后的修改和补充,还需要一段时间能出来。聊起辽代陶瓷,用老百姓的话说:冯永谦先生那真不用回家去取,张嘴就来。听了他的话,我才知道,他不仅仅是陶瓷专家,更是历史学家。因为任何一件物品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相应的时代背景相对应,比如产生瓷器器形的条件是那一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生产力水平、政治气候、经济发展程度乃至气候条件等等,冯永谦先生都是如数家珍。

目前,冯永谦先生已经发表了一百八十多篇各类学术研究论文,出版了十七部文物考古研究方面的书,手头还有十几本书的素材要写,都是重大的考古发现,他准备一一地写出来。在他已经出版的这些文物考古书中,最重要的当属年出版发行的四卷本《东北历史地理》这部专著。此书是“国家‘七·五’规划科研项目”,他和孙进己先生是这一课题组的负责人,是集合东北十余位民族、历史、考古学界的著名学者组成团队,历时30年,完成这部余万字的辉煌巨著《东北历史地理》。此书能够完成,实非易事。书中冯永谦写的文字量多,并为全书总纂,付出心血也最大。东北历史地理,不仅是研究东北民族历史地理的基础,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民族沿革地理等各学科的重要资料。东北历史地理,它确定了东北历代民族和建置的时间和方位,早在清代和以前各代就有人进行研究,民国以来研究者更多。但以往都因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组成一个包括东北各省、各部门不同学科学者组成的协作组,都只能是个别人的某些问题的研究,因此大都是局部的,成就也是有限的。而本书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历史、考古、民族等多学科、各地区的学者合作完成的,因此,它的价值是空前的!冯永谦说:“这部《东北历史地理》的诞生一波三折,殊为不易,但做一件有价值的事,就要坚持到底,精益求精,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考古人的神圣使命,责无旁贷!”

有句老话,叫做“积劳成疾”。冯永谦这么不间断地劳累,为什么还能这么健康?

冯永谦说最重要的是心态好。每天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他会摄影,从年起,他就为考古队出版论文和书籍拍摄照片,也为原东北博物馆即现辽宁省博物馆所有展览需要的照片拍照和放大,五十年前他就搞彩色摄影,自己冲洗胶卷和放大照片,是单位不可缺的摄影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就写出一本《考古摄影》书来,作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摄影丛书”系列。可惜“文化大革命”爆发,此书原稿被进驻单位的工作组追回,进行“批判”,未能出版。冯永谦仅在退休后,他自己前后购买了三台照相机,目前已拍照片十多万张,什么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民俗等,无不摄入,他拍的照片国内外都有。同样,他会操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