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周口地区政治官吏政绩
2025/3/16 来源:不详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
周口一带的官吏,其政绩主要体现在为政方面。他们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决策,确保了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刘亮采,字公严,济南历城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第六名,任河南鹿邑知县。他令军民分籍,清查户口,均赋税,善断疑案,获誉“包公再世”。后因父丧归乡守制,期满补任河南兰阳知县。
蒋整,明零陵人士,曾任扶沟县令,以廉名世,号“蒋扶沟”。归乡后,家境贫寒,常食不果腹。除夕无年货,妻笑言难过,蒋整不闻,转至窗前吟诗自乐:“七物皆在他家,我独赏梅窗下。”(《零陵志》)
张德崇于明万历十一年(年)前后出任商水知县,期间他推崇唐代张公艺“忍”治家之道,教导百姓宽以待人,促进邻里和睦。
张公艺,唐郓州寿张县古贤村人,历四朝,寿99。其家九世同居,和睦繁盛。他修身立德,立义和堂,设家规教子侄。唐高宗访其同居之道,他答以“忍”字,高宗赞之,赐锦帛。
《唐张公艺百忍图赞》碑,张德崇万历十一年刻,原存商水文庙,现藏文物管理所。碑文倡忍制怒,赞张公艺九世同居之和,勉良民以忍为贵。刻于八月十五,张德崇制。
明代留存有唐张公艺的“百忍图赞”碑拓,此碑拓赞颂了张公艺的百忍美德,语言精炼,意蕴深远,展现了古人对于忍耐与和谐的高度推崇。
张朝瑞,明代海州人,字子祯。隆庆时,他筑海州城御倭。中进士后,任鹿邑县令,清豪强占地七千顷。因不附权贵被贬,后升金华知府。考核列清官第一,官至杭嘉湖参政,终为大鸿胪寺卿,病逝任上,谥“清格”。
郭天锦(-),晋江南乡钞岱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八年知商水县。他筑堤防洪,创义学兴教,救灾恤民,惩恶扬善。任七年卒,清廉无资,妻携棺归,停枢多年。
郭天锦赏识商水贫苦秀才张伯行,助其解决岳家悔婚之事。张伯行中举、进士,仕途顺畅。后知恩师郭天锦逝世未葬,便择地安葬并撰墓志铭。康熙帝赞其清廉,入祀乡贤祠。
岑鹤,字羽长,号忏庵,明末清初梅渚建平县人。年恩贡,年进士,首任西华知县,惩贪清税除弊。后兴修扶沟、张善口水利,利民甚广。母丧归乡,孝满任河阴知县,8年仕途2获嘉奖,归乡著《忏庵诗钞》。
钮琇,江苏吴江人,康熙贡生,曾任项城知县,捐俸促农耕。后任白水知县,兼理沈丘、蒲城事务。沈丘6名囚犯17年未决,他果断释放。卒于广东高明任上,百姓感念,建祠祭祀。
徐步蟾,江苏兴化人,乾隆十二年解元,十六年进士,任扶沟知县。他宽简为政,平狱讼,受爱戴。初接手大案,3主犯判死不合情理,力陈于上终得赦,称“徐青天”。二十一年乞归,百姓不舍。
邵希曾,字鲁斋,浙江钱塘人士。乾隆五十四年举人,嘉庆年间任河南知县,历任通许、卢氏等多县,皆有政绩。著有诗集《松凫室吟草》,流传于世。
周口籍官吏在异地为政,其政绩显著,通过有效治理,展现了卓越才能,赢得了民众赞誉,彰显了勤政爱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轩輗(?~年),字惟行(或惟衡),号静斋,明朝中期廉吏,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乃鹿邑县轩庄人。永乐二十二年进士,后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改御史,巡福建,政绩显著。
轩輗之肖像,刻画入微,神韵兼备,精准捕捉其独特气质与风貌,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能窥见其昔日风采与精神风貌。
明正统五年,轩輗任浙江按察使,见官员奢靡,决意整改。他常着补丁青袍,食蔬由妻打理。定规每三日买肉一斤。故友来访仅一盘菜,备鸡黄米则人皆惊异。轩輗带动下,浙江官场清廉,官员皆廉,大治。
轩輗孤傲,不与人交。任按察使时,赴宴归称腹有脏物。在南京,拒都御使张纯奢宴。年终庆典,轩輗独坐避庆,不告而别。其清操闻名,与耿九畴齐名,被赞为廉吏典范。
天顺元年二月,轩輗回南京任刑部尚书。数月后,他以病请辞归乡。英宗问其是否昔日浙江廉吏,轩輗叩谢。帝赐银嘉奖,准其请。轩輗为官清廉,家当仅一竹筐,故有“一簏廉吏”之美誉。
天顺二年,南京粮储官缺,英宗询李贤。李贤荐轩輗,称其清廉。帝召轩輗回朝,任左都御史督粮。途中落水湿衣,霜降无替换。地方官欲赠衣,轩輗拒,待袍干方穿,显其勤俭。
天顺八年夏,轩輗以老乞骸骨,归家后即逝。其身着补丁青布袍,内衫无新。临终诫子维名:“食禄为民,上天难欺,日后为官,当清廉自律。”帝闻其卒,痛惜,赐谥“廉兢公”。
轩輗仕途跨越永乐至天顺五朝,严惩贪腐,清廉自守,不为物欲所动。明英宗赞曰:“得一轩輗,天下已足治,况三百年唯一轩輗乎!”
周口市博物馆珍藏着一卷圣旨,该圣旨为诰封轩輗父母的文书,目前仍保存完好。
圣旨诰封,旨在荣耀轩輗之双亲。此旨意庄重颁发,以彰显轩輗家族之荣光,确保父母之名得享尊崇,流传后世。
圣旨长厘米,宽30厘米,轴分五段,饰四彩云纹,绢面楷书,品相佳。原藏河南鹿邑县赵村乡轩庄村轩朝臣家,年由县文化局征集,年家族代表于县博物馆寻得明封轩輗父母制诰轴,极为珍稀。
顾佐(-),字礼卿,明太康人,官宦世家出身。年中进士,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年任顺天府尹,清廉受敬,被比“包孝肃”。权贵嫌其不徇私,以贵州需贤为由,排其出京任按察使。
宣德三年,刘观因贪被黜,杨士奇、杨荣荐顾佐继任。顾佐竭诚考核御史,贬不正者20人为辽东小吏,降8人,免3人,举荐40余人任御史。经宣宗支持,改革终获成功。
正统初年,顾佐复考御史。英宗信吏部尚书郭琎、御史邵宗谗言,严斥顾佐,顾佐愤而归乡。正统十一年九月,卒于太康。万历三年,追赠少保,谥“端肃”。
刘自强(-),字体乾,扶沟籍。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广平推官、吏部主事等职,累升至四川巡抚、户部侍郎。隆庆间转任南京都察院御史、户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再迁刑部,以忠直清廉著称。
古朴,明代陈州人,任户部尚书,年卒于任上。他孝顺母亲得帝赏识,为官体恤民众受褒奖,且在朝三十余年清廉有守,与向宝均以清介著称,事迹载于《明史?古朴传》。
阎升,明陈州人,年中举,任山西介休知县,为官清廉受赞,被喻为“阎公酒”。民国22年《淮阳县志》记其:“不贪一钱,士民安乐,归时行李简朴,邑民立祠祀之,誉其清廉为阎公酒。”
苏名杰,清代陈州人,才智出众,初为山东阳谷知县,抚民尊士,并重教养。救荒断案,被誉为神明。康熙南巡赐诗绫扇表彰。后升员外郎,因父丧归乡,遭水灾溺亡,乡人皆哀。
#百家说史迎新春#